导读:作为无衬线西文字体的经典作品,Arial 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与认知,但也饱受争议。
Arial 是否如大众所认为的那样,是微软出于商业目的造就的庸俗产物,是幸运的 Helvetica「模仿者」?无处不在是否意味着滥用与无趣?当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字体选择,Arial 的价值存在何处?
本期内容从 Arial 和 Helvetica 两款字体的诞生历史出发,辨析设计细节异同,梳理争议问题并延展讨论。
诞生四十余年,Arial 已于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。因其简洁中性的气质、广泛的语种及系统支持以及高效的数字化呈现,Arial 被应用于网页、文档、报纸、杂志等多媒介。
Arial 也成为了众多企业考虑西文字体的首选。作为 Windows 系统预装字体,又以字母 A 开头,这种便利性使得许多企业并未多加思索,便将其作为品牌字体长期使用。所以,与其说 Arial 最受欢迎,不如说它「天生好命」。
尽管 Arial 和 Helvetica 都在当下广为使用,但从发展历程来看,却有着并不相同的出发点。
一、字体简史
Helvetica:瑞士排印学派的标志
与 Arial 相比,Helvetica 更为古老。1957 年,Haas 字体公司的负责人 Eduard Hoffmann 为了对抗当时市面上流行的其他无衬线体,委托字体设计师 Max Miedinger 设计一款新字体。
最初,它被命名为 New Haas Grotesk;Linotype 收购了 Haas 的母公司 Stempel 后,将这款字体更名为 Helvetica(改编自拉丁单词“Helvetia”,意为瑞士),并大力进行市场推广。
Helvetica 在精巧度和功能性之间取得了平衡,清晰中性、现代前卫的气质更是使其广受欢迎,在整个 20 世纪 60 和 70 年代,它的身影遍布欧美的广告海报,甚至成为了现代性与全球性观点的象征。
纪念 Helvetica 诞生 50 周年的纪录片中,知名设计师 Michael Bierut 如此评价 Helvetica 对设计界的冲击:“如同你刚爬出一片沙漠,满嘴都是肮脏的沙尘,这时有人给你递上一杯清澈见底的冰水,让你把所有的不快都抛之脑后,这是如此妙不可言。”
而让 Helvetica 声名大噪的关键时刻,是乔布斯将其纳入了苹果操作系统的核心字库中,从那时起,Helvetica 便在设计和日常中更为风靡。
Arial:与技术发展共生
Arial 的诞生则与技术发展密不可分。1975 年,IBM 生产了第一台商用激光打印机 3800,使用来自打字机的等宽字体作为内嵌字体;当该系列新款 3800-3 即将推出时,IBM 找到蒙纳,希望内嵌 Times New Roman 和 Helvetica 两套变宽字体。
当时蒙纳没有 Helvetica 的著作权,于是通过和 IBM 的共同沟通,最终决定制作一套新字体,Arial 的设计便开始启动。
就这样,基于 Monotype Grotesque 字体,Arial 于 1982 年正式诞生,以 Sonoran Sans Serif 为名出现在了 IBM 的打印机上。
之后,蒙纳为了能对相同需求的客户提供 Helvetica 的替代方案,将 Arial 的字母宽度设定为 与 Helvetica 一致,而其中最为知名的客户便是微软。
1990 年,微软在 Windows 3.0 内嵌了 Arial 的 TrueType 字型,随着 OS 的普及,使用率也爆发式增长,1996 年更被指定为 Web 安全字型之一。
这也成为了许多人认为微软选择 Arial,是为了省下授权费而非真正重视字体排印的原因。大曲都市曾对此阐释道:“事实上微软在 Arial 的开发、授权上所花的经费,已经超过一些小国家的国家预算规模了。Arial 能有现在的普及率,也离不开微软丰厚的支持。”
二、版本更迭
诞生至今,Arial 和 Helvetica 都已经历了多版本的迭代更新,以适应设计和技术双重需求的发展。
Arial
> Arial Rounded MT
Arial Rounded 基于 Arial 延展而来,将笔画末端变得圆润,显得更为不拘一格、柔润雅致。尤其在较粗的字重中,差异更为明显。
> Arial Unicode MS
Arial Unicode MS 最初由 Microsoft Office 委托开发,是 Arial 的扩展版本,支持大量国际字符。该字体包含在 Office 中,但未嵌入 Windows。随着时间推移,Unicode 标准已无法在单一字体文件中包含所有编码字符,因此微软已停止了对 Arial Unicode MS 的服务和更新。
> Arial Nova
Arial 曾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被重新绘制,成为更高分辨率的数字字体,用于蒙纳激光照排机。在这一过程中,Arial 从最初的设计中逐渐失去了一些早期的个性。因此 Arial Nova 回归初心,调整字符间距,并细微修改了字体设计,使字母的形状和比例恢复到 1982 年为 IBM 打印机而设计的最初版本。
Helvetica
> Neue Helvetica
Neue Helvetica 于 1983 年发布,由 D. Stempel AG 重新设计 Helvetica 并将其数字化,同时扩展到了 51 个字重,融合了美学与技术的优化,在比例、可读性、使用范围上都有提升。
> Helvetica Now
由蒙纳设计团队在 2019 年发布,配有标题、正文、微型三种视觉字号(Optical Size),并设计全新配饰符号,既沿袭原初设计简洁中性的灵魂,又适用于更复杂的场景和变化。
> Helvetica Now Variable
蒙纳设计团队于 2021 年发布了 Helvetica Now Variable, 通过三轴可变的设计空间,提供了 123.5 万种变体样式。可变字体使得设计者能够创造无限丰富的表达层级、美妙绝伦的文本动画、令人难忘的字体排印。
三、设计辨析
为更好地从设计角度理解 Arial 和 Helvetica 这两款字体,我们以原初版本为例,进行辨析。
尽管 Arial 和 Helvetica 乍看之下颇为相似,但仍然有许多易于辨认的细节。
(一)整体区别
从上图可以看出,若将两款字体重叠,Helvetica 多出来部分的面积较大,由此可以看出它线条较粗,排版时灰度也会较深。
而 Arial 虽取了 Helvetica 相同的字母宽度,但拥有更开放的字怀,字间也取得较大,大曲都市对此解释道:“若用于文字展示与排版,Arial 有种神秘的松松垮垮之感,原因之一便是其负空间取得较松。”
(二)显著差异
一些显著的字型差异能帮助我们快速区分 Helvetica 与 Arial,如:
- G:Helvetica 的 G 带有字刺(spur),Arial 的 G 则不带
- R:Helvetica 的 R 具有以精巧的弧度垂直向下的字腿(leg),而 Arial 的 R 笔画末端向对角线延伸
- Q:Helvetica 的 Q 字尾(tail)笔直,Arial 的略具弧度
- a:Helvetica 的 a 笔画末端弯向侧边,Arial 的 a 末端则贴于基线(baseline)
- t:Helvetica 的 t 顶端为水平切口,Arial 的为斜切口
(三)细节区别
进一步仔细观察,有些更为精巧的细节决定了 Helvetica 和 Arial 在整体气质上的微妙差异:
- Helvetica 的笔画末端均为平切口,与基线水平或垂直
- Arial 的笔画末端具有弧度,为斜切口
因此,Helvetica 气质更为利落明快,而 Arial 则稍显圆润柔和。
(四)数字符号
除上述字母字型的差异外,Helvetica 和 Arial 在数字与符号上也有容易辨认的细节。如 Helvetica 的数字 2 弯曲弧度更大的对角线,百分号中接近正圆的部分;Arial 的数字 1 斜向下的笔画,以及数字 3 大小不对称的字碗(bowl)。
(五)段落对比
当然,Arial 与 Helvetica 的观感差异也与文本字号相关。Helvetica 在标题等较大字号时显得更为优雅,而这一特点会在小字号时减弱。
四、多元观点
作为一款广为流行的字体,围绕 Arial 的争议从未停歇,有许多人认可 Arial 在数字屏幕呈现的普适性,也有人质疑其只是个出于商业目的的模仿者。
创作出 Proxima Nova 等多款经典西文字体的知名设计师 Mark Simonson,就曾直言不讳对 Arial 的看法:“Arial 不过是一种不再流行的字体不甚忠实的仿制品而已……偶尔听说设计师用了 Arial 也是因为客户坚持要用,保持与原有产品外观的一致性。”
设计博主刘厂长在发布的一条视频中,也指出星巴克室内墙面上所使用的 Arial,大写字母 C 具有弧度的笔画末端较为“唐突”,影响了墙面整体给人的观感。
而前蒙纳高级字体设计师大曲都市在论述 Arial 时则肯定了其对于内文排版的适用度:“Arial 理论上会比 Helvetica 更适合内文的排版,当要排版一篇文章时,选择 Arial 应该没有问题。”
五、应用范例
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:Arial 的使用价值存在何处?或许我们可以看一看现实的品牌应用案例。
百达斐丽的官网使用了 Arial 字体,在低饱和度背景上十分柔润清晰,也与界面中其他线条及图标浑然一体,呈现百达斐丽经典大气、极致优雅的气质。
而施耐德官网则选择了 Arial Rounded 这一“特别款”,于工业产品企业千篇一律的严肃形象中融入亲和温度,营造了友好细腻氛围。
由此可见,Arial 原初版本那股“神秘的松垮感”,以及延展版本的特殊气质,都能够在清晰传达品牌信息的基础上,增添新的变化。
六、结语
大曲都市如此阐述自己对于 Arial 的态度变化:“在原作者身边工作,理解其制作背景后,我现在无法轻易地全面否定 Arial,看法变复杂了很多。”
综合来看,并不存在彻底落入俗套、不值一提的“坏字体”,更多的依然是参照使用场景和目标评估得出的“适宜与否”。
使用 Arial 或 Helvetica 将品牌信息清晰直接地传达出来,还是考虑使用更具个性的字体表达品牌气质,字体策略的选择权在于营销和设计人士手中,而无限的可能性,也正存在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