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资讯与资源

面向设计师、品牌方、字体爱好者的蒙纳字体资源
2024 蒙纳春季字体沙龙回顾:字以载道,形塑品牌

春意渐浓之日,Monotype 蒙纳字库春季字体沙龙如期而至,于 4 月 26 日上海徐汇滨江和众多字体爱好者再度会面。本次沙龙以「字以载道,形塑品牌」为主题,进一步聚焦字体的国际化应用及品牌沟通之道。

小米资深设计师李飞龙、Frustum Design 创意合伙人王若阳、XYZ Lab 联合创始人邵年三位业内行家,深度结合实际案例,从数字屏显到传统出版,探索本土实践与国际视野的最佳结合,传递字体所赋予品牌的全新可能。

点此查看演讲回放及要点总结。

活动报名丨2024 蒙纳春季字体沙龙(上海)邀您光临

春意渐浓之日,Monotype 蒙纳字库春季字体沙龙如期而至,我们将于 4 月 26 日在上海徐汇滨江和各位再次会面。

此次沙龙将迎来三位业内行家:小米资深设计师李飞龙;XYZ Lab 联合创始人邵年;Frustum Design 创意合伙人王若阳。

细密的文字,用窄体还是宽体?答案有些反直觉 —— 4个小尺寸字体排版诀窍

商品包装、产品标签、说明手册、数据展板、财务报告、应用程序……当把眼花缭乱的数据与细致入微的文字置入有限的空间,如何能够既符合特定的标准规范,又平衡阅读的舒适与清晰?

以下 4 个字体选择与应用策略,或许正是实现小尺寸字体排版理想效果的关键。

出海产品 UI 设计,有哪些字体的「坑」?

随着产品出海的兴起,产品设计与视觉信息也面临着更多挑战。有哪些可参考的多语言设计原则?如何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统一的体验?

本文将从界面设计的角度出发,介绍出海产品中多语言设计的相关要点,以及围绕字体相关的信息传递原则,建立起对品牌产品多语言设计的初步认识。

为 Vision Pro 应用做设计,字体怎么选?

2024 年 2 月 2 日,Apple Vision Pro 正式开售,再次引发了大家对虚拟现实(VR)以及增强现实(AR)技术及应用的关注。

曾经,iPhone 开启了 APP 经济的时代,改变了用户界面和平面设计的视觉景观;Vision Pro 的到来,也暗示着空间计算的进一步发展,这将为字体设计带来怎样的可能性?企业和品牌又如何应对潜在挑战,占据传播优势?

为什么企业都在“换字体”?关于品牌字体的 4 个年度观察。

去年此时,我们从“字库”的视角,整理了年度最受国内企业青睐的字体。今年,我们放宽视野,结合当前国内市场环境和趋势,再次聚焦字体这一关键的视觉元素如何被企业和品牌置于更高地位。

Garena 游戏定制字体:如何完美兼顾视觉张力与技术适配?

本文将深入知名游戏开发及发行商 Garena 旗下自研手游 Free Fire,与蒙纳合作推出多语种定制字体 GFF 的项目细节,洞察以玩家体验为核心的“第九艺术”,如何围绕字体统一视觉,为全球玩家带来崭新愿景。

立足本地,放眼全球:蒙纳出席 BITS10,展示跨国品牌字体战略与知识

在 2023 年 11 月 2 日至 4 日举行的曼谷国际字体研讨会(BITS10)上,全球领先字体及技术专家蒙纳成为焦点。

Futura Now:经典家族的终极版本

Futura Now 是经典几何无衬线体的终极版本,根据 Paul Renner 的原始设计重新数字化并加以升级,提供更具现代感的字体组合。

介绍一款真正的全球化字体:Neue Frutiger World

Neue Frutiger World 是一款全球化的超级字体家族,能够支持超过 150 种语言,它延用了原 Frutiger 设计温和及清晰的特点,协助品牌在全世界范围内保持一致。

皇家加勒比:用蒙纳盈黑搭配 Proxima Nova,助力全球市场拓展

如同企业试图进入新市场需要有本地化的营销举措,为企业选择一款中文字体同样涉及诸多考量:与品牌一直使用的拉丁字体是否匹配?中文字符是否会影响网页和应用的加载速度?字体授权流程是否会更复杂?

零散的字体授权,会给企业带来哪些潜在风险?

品牌获取字体授权往往和其发展是同时进行的,增加字重、字号、Web 字体和其他各种授权,甚至随着需求的变化以及新用例的产生而需要新字体的授权。

什么是字体的“超级家族”?又有何作用?

顾名思义,字体 “超级家族” 是大量字体的集合,可以在不影响一致性的情况下满足多种需求。那么,其真正的作用又是什么?

免费字体:为什么比想象中更贵?

从隐藏的病毒到不兼容的应用程序,下载免费字体伴随着各种挑战。了解免费字体所隐藏的危险,以及付费字体库如何能提供帮助。

Monotype Fonts 字体订阅服务:如何助力设计机构更上一层楼

从充满活力的创意团队到客户经理,Monotype Fonts 订阅服务可为设计机构中的每个角色提供支持。

字体如何让品牌更有人情味

近来,“真人”似乎变得越来越稀缺。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自己正与死板的聊天机器人、合成语音和人工智能进行互动。即使是我们熟知的所谓网红们,从根本上说也是虚假的 —— 滤镜的使用已成常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