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 月 11 日下午,蒙纳字体与品牌论坛于新绿初绽之时再度启幕,在上海带来「字的点线面:排版艺术与品牌设计」主题论坛,共同讨论如何以字体承载品牌气质,触达用户心理?如何让排版从「规范」跃入「创造」,激活更深层的品牌表达?
三位顶尖设计实践者汇聚一堂,拆解字体与品牌共生的逻辑,与在场的设计师、品牌人与字体爱好者等,分享字形的说服力、排版的艺术性、品牌视觉叙事的方法革新。
📹:点击此处,观看全场回放。
刘庆
《字谈字畅》制作人兼主播 / TheType 编辑 / 纽约 TDC 顾问理事
九年过后,您的西文排版进步了吗?

时隔九年,《西文排版》简体中文版经修补重新问世,也为大家带来了这样一个问题:中国各地的西文排版在这九年间有没有变化?刘庆以这九年间的企业字体、品牌形象、用户体验、企业网站四个维度为引,融入案例与基础知识,延伸到字体排印风景的变化和未来。
从 2016 年的三得利字标,到 2019 年阿里巴巴与蒙纳合作推出 Alibaba Sans,再到 2024 年小米联合蒙纳、汉仪合作发布的多文种字体 MiSans Global,一个企业的形象通过标识和字体被顾客识别,如何正确统一地表达则需要多加推敲。

随后,刘庆以混乱的廉航多国语言排版、出众的红酒酒标设计、酒店宣传倡议卡片、衣物水洗标等多个生活中的案例,引入西文字母是比例宽度、小型大写字母与旧式数字的活用、多文种分开排版等基础知识,深入阐述如何运用好字体排印,提升品牌形象及用户体验。

在演讲的最后,刘庆还介绍了网页中西文混排时空格添加这一痛点,并分享了 Safari 的支持属性更新,并强调在当下的 AI 时代,排版仍然面向真实的观众,而非虚拟的机器,值得我们继续共同努力,构建良好的字体排印未来。
栗志阳
Landor 原大中华区设计总监 / Public Image Ltd. 创始合伙人 & 创意总监
做品牌的搭“字”:从挑选到定制的设计思考

专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20 年的栗志阳,带来了过往职业生涯中快消饮品及文旅领域的两个主要代表案例,解析字体在品牌设计中的核心地位,分享方案背后的创意思考与实践经验。

第一个案例是知名果味汽水芬达的品牌视觉焕新。受陈幼坚先生更新可口可乐中文字体的影响,栗志阳在与团队接到芬达品牌焕新项目时,首先思考的是如何让中文与更新后的 Fanta 标志共舞。
他们拆解发现,倾斜角带来的动感、笔画末端俏皮的上扬、字母间错落的呼吸感,正是年轻人「玩心释放」的视觉密码。基于此,实现了跨国品牌的本土化视觉适配,并强关联色彩体系和口味感知,最终形成完整的视觉表达。
第二个案例则是国产大型邮轮「爱达邮轮」的品牌系统。对于爱达邮轮的字标,栗志阳及其团队首先挑选了几款蒙纳经典字体,并进行了盲测,最后选择了 Gotham 这款让受众感受到现代、轻盈、优雅的字体。
此外,爱达·魔都号船身融合了敦煌美学的巨型涂装、基于字母 A 延伸出的视觉设计等,也都展现了这一品牌系统里暗含的匠心。

最后,栗志阳还分享了自己建立的「非正常实验室」,正在探索点线面的文创转化,解构实验字体元素,开发艺术装置和潮玩产品。当我们以「搭子」的赤诚之心对待每个笔画,那些跃然纸面的字符,终将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坐标。
杨烨
CH_LAB 联合创始人 & 设计总监
“字”在其中:字与形的品牌表达法

在设计领域,文字与图形从来不是割裂的存在。它们相互依存、相互渗透,共同构筑了品牌视觉表达的完整语言。最后一位嘉宾杨烨,以三个主要案例为大家带来实践灵感。
在针对宠物护理品牌麦威的视觉设计中,团队从猫的日常姿态,找到了品牌表达的突破口,将英文 Micro V 的字母解构,M 如俏皮猫耳,V 则似尾巴轻摆,自然形成了一只猫形 LOGO。这一 LOGO 也随后延展到了猫砂包装、展会物料等场景中,让品牌在用户眼中真正鲜活了起来。

“为什么咖啡品牌一定要用英文?”带着这样的疑问,黎咖啡的主理人将 6.7 平米的空间变成实验场,而杨烨从这狭小的空间中捕捉到灵感。几何化的笔画叠加镂空,形成嵌套的视觉语言,随着空间迭代生长,建立起黎咖啡的叙事核心:咖啡空间与城市肌理的融合。

而在宁波带梦桃然这一城市更新项目中,杨烨通过实地考察到的植物状态,萌生出了「让字体生长」的概念。字体中的油墨陷印细节,以及导视牌的自然遮挡等,都无声地道出了一股自在其中的意趣。
在分享的最后,杨烨也再次强调,品牌常常会重视直观的图形,而忽视字体的选择和使用,而这正是品牌焕发生机、持续生长的核心。
结语
字体的点线面,是品牌与用户对话的密码,也是设计者手中的关键工具。本次论坛,让我们看到规范与创造、技术与美学的微妙平衡,为大家带来诸多实用的实践启发。
蒙纳字体与品牌论坛期待在下个时节、下个地点与大家继续交流,共享更多创意与品牌灵感。